时光如江河般奔流不息,抗洪精神在中华民族的风雨历程中不断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灾难面前,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从不退缩。1998年夏,暴雨频发,洪水来袭,长江、松花江、珠江告急,全国2亿多人受灾。危急关头,广大军民严防死守、顽强战斗,不但赢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更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丰碑。2020年入汛以后,我国多地再次经受暴雨洪水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人民军队和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抗灾救灾的磅礴力量,再次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洪壮歌。
抗洪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无论是战胜自然灾害还是抵御外敌入侵,我们进行的每一次战斗、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在为民族发展夯基筑台。在这些伟大斗争的过程中,民族精神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和升华。在与洪水的搏斗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前方后方步调一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展现出中国人民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在抗洪斗争中,我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涌现出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及先进事迹,彰显出中国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面对洪水的侵袭,我们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迎着困难和危险勇敢前进,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洪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洪精神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理应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光大。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激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绘就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要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决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阻碍。要坚持不懈拼搏、奋发有为,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开辟事业新局面。(执笔:本报首席评论员 范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