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田辉玉教授以《从百年党史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主题,为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代表作专题报告。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师生、入脑入心,经济学院组织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党员,在崇德楼308教室共同观看本次直播。

报告会上,田辉玉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角度解答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落地生根。
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在逐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还是早期接受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推行的诸如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实验,均以失败告终。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逐渐在救亡图存的斗争中走进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探索的论战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接受,是历史和时代大浪淘沙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相比较得出的必然结果。

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唯物的哲学原则、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实事求是的科学本质、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内涵,使我们党得以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坚持真理、为人民服务,走正确的道路。

从实践逻辑上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母,问题是时代之声。纵观历史,中华民族近代百年沉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余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反复地比较与总结、实践与创新,最终才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我们党迎来了百年来为之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会后,同学们深有感悟,纷纷表示党的百年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雄关漫道,百年风云激荡,不忘来时路。要学习党史,激活红色细胞,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中不断奋斗。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才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朝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